國三的到來就像打獵中的隼一樣地快速,轉眼間只剩下兩學期的時間能跟福科的天使們一起飛翔在理化世界裡。
這次的實驗要利用打點計時器,學習「速度」。每位同學各撕下一條跟課本書背一樣長的紙帶,穿過每個實驗小組一臺的打點計時器,再按下按鈕,使打點計時器燒出一個又一個的小黑點,透過手拉動紙帶的快慢,來形成黑點之間不同的間距。
在實驗期間,同學們一邊進行實驗,一邊探索打點器的構造。剛開始費了一番功夫,實驗小組裡的每個同學都伸出溫暖的雙手,試著打開打點器的白色塑膠蓋。好不容易終於打開了,可以看見一片塗覆碳粉的圓片。當按下按鈕,透過圓片中央的金屬柱與打點器底部的小小金屬接點,形成尖端放電,使圓片產生火花,在紙帶上燒出黑點。
其中一位同學壓著按鈕,另一位同學時而快、時而慢地拉著紙帶,當他拉動的速度越快,黑點的間隔愈大,彷彿不相識的陌生人;拉動的速度越慢,間隔愈小,甚至像最親密的朋友一樣密不可分;拉動的速度一致,黑點的間隔就會形成等距,彼此互不往來。有趣的是,如果圓片上可導電的碳粉不小心沾到旁邊,還會出現沒乖乖排隊的黑點呢!此時就要再次打開打點器的蓋子,用橡皮擦小心翼翼地擦掉沾覆於塑膠殼上的碳粉,才能讓紙帶上的黑點“歸隊”呦!
這究竟跟「速度」有什麼關係呢?如果把紙帶想成一條路,黑點想成一輛車的停頓點,每10秒鐘停一次。當車子開的速度越快,停頓點間的距離越遠,形成正加速度運動;開的速度越慢,停頓點間的距離越短,則形成負加速度運動。如果每10秒都開相同的速度,那停頓點間的距離就相等,也就是等速度運動。
在日常生活中,加速度運動、等速度運動隨處可見,像電風扇的轉動(等速度)、古鐘的鐘擺(等速度)、時鐘的秒針(等速度)、田徑賽(等速度&加速度)……等等。
原本空白的紙帶,不一會兒就充滿了點點,每個點點都不一樣。一張張獨一無二的紙帶彷彿回憶錄般,細細的記錄下我們點點滴滴的回憶,千變萬化的黑點承載著每一刻的美好與幸福。
何老師評語:
只是拉動著紙條移動,讓打點計時器在上面留下印記,這看似平凡的實驗,妳寫得很好,特別是最後一段。喜歡妳說的…紙帶上的每一個點點,細細的記錄下點點滴滴的回憶…每一個點都承載著當下的美好與幸福。
拉著紙帶的那隻手、塑膠片碳粉上的電荷跳躍,牽動或遲疑,規律或隨性,都會影響最後紙帶上頭所形成的痕跡。有些點獨立穩定;有些點害怕孤單,所以總是一群出現;有些點不喜歡受控制,明明是直路卻常常轉彎;有的點深刻容易被發現;也有的點則善於躲藏,選擇用淺淺的印子來證明曾經存在。
開玩笑對大家說,『紙帶上的點點可以看出個性,也可以推敲出後續人生。事實上,每一條紙帶每一個點,絕對都是獨一無二。未來的路將怎麼走~一切是看你們-如-何-解-讀-!
留言列表